湿地研究

无锡蠡湖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的湿地与历史文化资源及其利用

时间:2020-11-03 11:07:21 来源:无锡市生态湿地保护建设研究会 浏览:3192
(①国家林业局中南设计研究院②③无锡市生态湿地保护建设研究会)
无锡蠡湖是无锡太湖山水组合奇佳、历史人文积淀深厚的天赐风水宝地。这里,相传2500多年前,越国大夫范蠡协助越王勾践战胜吴国后,功成身退,偕西施隐于蠡湖。无锡有“三万六千顷”之广的太湖,湖中“七十二峰”散立,山清水秀;有9.5平方公里的蠡湖。无锡是古运河文化的精华地,千里大运河从这里穿城而过,具有相当的景观价值和历史价值。蠡湖及周边的湿地与历史文化资源主要有:
1、湿地物质文化
1.1  渔猎文化
据传,上古时的太湖地区,早有句吴族先民聚居。这里原本一片丘陵、森林,陆地还与日本相连,适宜渔猎耕作。“吴”与“鱼”,古音相同,吴人以渔猎为生,视鱼为通灵之物,以鱼为图腾,并以鱼为姓氏。“吴”在古文字里,就是先民在渔猎时奔走呼喊的象形字;“吴”与“虞”通,“虞”是披上虎皮狩猎的吴人,是吴人出猎时的装束形象。这里原是一万年前伏羲氏的根据地,也是五千年前轩辕黄帝之母的出生地(相传黄帝为吴氏族女吴枢所生),东吴大地,曾经遍布过先贤足迹,这里就是华夏人文历史的最早发祥地,光辉灿烂的先吴文化就在这里崛起。
大量的考古发现证明,太湖一带的先民原始最有特色的生产活动有两种:一是渔猎,另一是稻作。先民早在远古就以渔猎为业,已发现7000-9000年前的石镞和渔网坠。先民靠着太湖水谋生,平日在岸边钩织鱼网、晒网,村内保留着数百年来的渔家服饰以及在渔船上办婚丧喜事的民风民俗,悠扬的渔歌小调渔民们更是随时随地信口传唱,每到开捕季节,数百艘渔船一齐扬帆出港,其千舟竞发、万帆林立的气势极其壮观。
1.2农耕文化
据考古发现,西汉时期,无锡已有冶铁、铸铜、制陶、髹漆等手 工业门类,农业生产已使用铁器农具和牛耕技术。六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人口大量南迁,无锡治湖筑圩,水利设施大量兴建,农业耕作技术也有了提高。商业贸 易开始形成。唐、宋时期,无锡农业生产从“火耕水耨”的轮荒耕作发展为耕、耙、耖配套的耕作技术,形成稻麦两熟制,太湖周围卑湿之地改造成河渠纵横、湖塘 棋布、排灌结合的水网系统。养蚕业发达,“桑柘含疏烟处处倚蚕箔”。京杭大运河开通后,无锡河道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城中金银、彩帛、烟酒、油酱、 食米等作坊错杂开设,市场繁荣。无锡成为富庶江南的一块宝地。
明清时期,无锡依凭优越的自然条件、便利的水陆交通和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锡西北的芙蓉湖经过几次大规模的整治,形成大批良 田。农业上由于精耕细作,粮食产量逐年增加。“春豆夏麦,秋收禾稻,中年之岁,亩得三石”,成为全国“米仓一区”。
1.3饮食文化
太湖平原地区湖荡棋布,河流纵横,有着丰富的水资源,种植水稻的同时,捕鱼成为当时无锡太湖先民生活的写照。司马迁在《史记.货列传》中提出:“饭稻羹鱼”,是对吴地饮食文化的高度概括,是太湖流域无锡饮食文化的主要特征。太湖平原种植水稻的历史悠久,由水稻生产所衍生的各种文化现象积淀深厚,到明清时期,江苏、浙江两省的稻种竟达千多种,谷类的增多,从主食上极大地丰富了吴越的饮食文化。太湖湖面开阔,湖底平坦,水草丰美,水位稳定,有利于鱼类的繁殖生长,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水产基地。太湖有青、草、鲢、鳊、鲤、银鱼等经济价值的鱼类30多种,另有螺、蚌、蟹等底栖动物40多种。无锡传统菜中,水产品占有很大的比例。无锡地区有民谣曰“菜花甲鱼菊花蟹,刀鱼过后鲥鱼来。竹笋蚕豆荷花藕,八月桂花烧芋头。春秋银鱼炒鸡蛋,活炝青虾人人赞。小暑黄鳝赛人参,营养佳品有鹌鹑”佐证了无锡饮食:“饭稻羹鱼”特征。
太湖三白:吴郡太湖产名食,以太湖银鱼、白鱼、白虾三味湖鲜之形冠名,此说约定俗成、年代久远、绘声绘色。
太湖银鱼:细嫩透明,因色泽似银,故称银鱼。银鱼原为海鱼,后定居在太湖繁衍,是太湖名贵特产。银鱼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无鳞、无刺、无腥味,可烹制各种佳肴,当地主要采用炒、汆的方法烹煮,若加鸡蛋、虾米、元宵面等调成银鱼糊,再过油酥做成冰银鱼,色味俱佳。
太湖白鱼:亦称“鲦”“头尾俱向上”而得名,是太湖名贵鱼类。《吴郡志》载:“白鱼出太湖者胜,民得采之,隋时入贡洛阳”,当时白鱼已作为贡品上贡皇庭。食用时可清蒸、红烧,用白鱼制成鱼圆,则味道更佳。1300多年前,太湖白鱼就被老百姓夸为无锡第一鱼。太湖白鱼又称太湖银刀,相传这名字的由来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相传明朝末年,清兵打入太湖,太湖渔民张三带领一帮人与南下的清兵在太湖一带激战。一次,张三在湖上与清兵作战时,手臂中箭,手中大刀掉入湖中。他忍住剧痛,弯腰从湖中拾起一把银刀,向清兵杀去,清兵被他的神勇给镇住了,纷纷落荒而逃。张三再一瞧手中,原来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白鱼,这样银刀这个名字就叫开了。”
太湖白虾:清《太湖备考》上有“太湖白虾甲天下,熟时色仍洁白”的记载。白虾壳薄、肉嫩、味鲜美,是人民喜爱的水产品。用白虾做的“醉虾”放在桌上,虾还在蹦跳,吃在嘴里,奇嫩异常,鲜美无比。
太湖珍珠: 太湖珍珠,又名太湖珠。清慈禧太后曾赞誉:“东球 南珠不如太湖淡水珍珠”。 太湖珍珠是淡水珍珠,具有光泽明亮、粒圆饱满、细腻光滑、形佳色美、硬度高、比重大、弹性好、正品率高等优点
太湖蟹,生长于太湖水域。太湖蟹个大体重,蟹黄肥厚,肉质细嫩,腴美异常, 青壳、白肚、金爪、黄毛、体壮等特征。太湖蟹传统吃法有清蒸、水煮、面拖、酒醉、腌制等。取出蟹肉后,还可制成蟹肉狮子头、孔雀虾蟹、蟹油水晶球、炒蟹粉、蟹粉小笼包等名菜、名点。蟹汛伴生诸多俚语、民谚,“西风起,蟹脚痒”是挑明了吃蟹的******时节;“九雌十雄”是说农历九月吃雌蟹最美,雌蟹吃黄,有道是“壳凸红脂块块香”,到了十月则雄蟹更佳,雄蟹吃膏,诗云“脂膏如胶粘住嘴。
长江鲥鱼:江阴以水产著名,有“长江三鲜”:鲥鱼、刀鱼、河豚。三鲜中以鲥鱼更称绝佳,向有“鱼中之王”之称。鲥鱼是潮江回济游性鱼类,栖于海洋,每年阴历五六月间进入长江产卵,到9--10月间再回到海中,年年准时无误,故称鲥鱼。鲥鱼性猛,游击迅速,鱼鳞锋快,以此搏击其他鱼类,所以又称它“混江龙”。但又很娇嫩,一离水面,很快死亡,因此鲥鱼难得。江阴一带出水的鲥鱼,肉质鲜嫩,鳞片富有脂膏,滋味腴美。
1.4 刺绣文化
无锡地处锦绣江南、太湖之滨,风光秀丽、人文荟萃。无锡的刺绣艺术“简称锡绣”已有相当漫长的历史,最早见于汉代刘向《说苑》所述:“晋平公使叔向聘吴,吴人饰舟以送之,左百人、右百人,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
又据无锡《金匮县志》记载:“堆沙刺绣兹明尤仲骥妻子余氏所制“早寡保孤、创制堆刺纱绣,此业自给、巧夺天工,曾以充贡,邑人咸仿其法。”可见当时无锡一带的绣技盛况。另外“回文彩绣锦(俗称戳纱绣)”也是当时极有名的工艺品。
无锡刺绣艺术又称“精微绣”。据记载,无锡早在2500多年前就有刺绣服饰。清朝年间,创造了“闺阁锈”、“堆纱镑”、“乱针绣”等精微绣特有的技法。20世纪80年代初,精绣传承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发展创新了“双面精微绣”,使之成为举国公认的优秀艺术品种。
用精微绣技艺与发绣技艺相结合的发绣长卷《古运河梁溪风情图》,国家著名工艺美术家张道一评价:“无锡工艺美术研究所创作设计的《古运河梁溪风情图》,画面以京杭大运河贯通,表现了无锡的繁华景观和民俗风情,段段相接,层层相扣,直达太湖之滨。充分展示出这一江南名城的秀丽和人文兴盛,不失为一幅壮阔的风俗画。它用手卷的形式,长达十一米以上,结构紧凑,气势恢弘,在规模上和艺术上可与宋代的《清明上河图》、清代的《姑苏繁华图》相媲美。更为可观的是,它以传统技艺的发绣制作,运用秀发的不同色泽,精微密致而针工娴熟,充分显示了材美工巧的效果,达到了超绝的地步。在我国刺绣的历史上,千百年来虽有不少发绣的作品传世,但多是刺绣佛画的小品,像《古运河梁溪风情图》之规模,可为划时代的巨作。《古运河梁溪风情图》不论在画稿、刺绣和艺术效果、工艺技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作为1992年江苏科委的立项研究课题,已达到预期目的。研究是成功的。”著名苏绣*********工艺美术大师顾文霞也对这幅长卷赞扬有加:“(长卷)采用多种针法与工艺手段,并与精微绣技艺相结合,充分显示了高超的工艺技巧和材质美,使得整个绣面不仅色彩古雅、线条挺拔,而且人物景观细腻逼真,富有艺术美感。在我国刺绣史上,像《古运河梁溪风情图》这样由今人创作设计到精工绣制一气呵成的长幅巨制,是绝无仅有的。”
《古运河梁溪风情图》以古运河皋桥为起首,由北向南贯经无锡各个具有典型特色的景点和风俗庆典活动,将河西、民居建筑、拱桥、舟车等层层相扣地组织在画面中,显得既气势恢宏又秀丽古雅;图中有一千八百多个半寸大小的人物姿态生动、各种房舍楼宇一千二百余间、大小桥梁二十多座、船只二百八十余艘。更增添古运河畔民俗生活的丰富多样,富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在绣制过程中,由赵育红主持负责创作指导下,绣制人员运用发绣和精微相结合的工艺,总结出散点针、滚针、缠针、虚实针、套针、接针、铺针等多种针法,逼真地再现画稿的线条和色彩效果,增强了立体感和虚实感。整幅长卷耗费8000多工时,用3000克20种不同颜色头发得以完成。
发绣《古运河梁溪风情图》长卷制作成功,在我国刺绣工艺史上是罕见的创举,不但具有艺术观赏价值,更具有刺绣工艺的研究价值和历史价值。
1.5 园林文化
无锡园林多不胜数,有乐溪园、西林、忍草园、黄园、寄畅园、愚公谷、佚园、独行园、后乐园、锡金园、郑园、若圃、蠡园、渔庄、梅园、东大池、芙蓉园、锦园、横云山庄等,有“四真四假”之说,即真山真水——横云山庄,假山假水——蠡园,真山假水——西林,假山假水——寄畅园。无锡园林虽然低调,却掩盖不了其惊艳华夏的高超造园技艺。
蠡园,地处风光秀美的蠡湖之滨,是国家重点名胜区“太湖”的主要景点之一。该园三面环水,远眺翠嶂连绵,近闻长浪拍岸;南堤春晓,桃红柳绿;枕水长廊,步移景换;假山耸翠,曲折盘旋;亭台楼阁,层波叠影。当代大文豪郭沫若咏有佳句:“欲识蠡园趣,崖头问少年”。而且蠡园假山就水而叠,因水而活,尽显山水交融之“假山真水”的无限情趣。
寄畅园,属山麓别墅类型的园林。园景布局以山池为中心,巧于因借,混合自然。假山依惠山东麓山势作余脉状。又构曲涧,引“二泉”伏流注其中,潺潺有声,世称“八音涧”,前临曲池“锦汇漪”。而郁盘亭廊、知鱼槛、七星桥、涵碧亭及清御廊等则绕水而构,与假山相映成趣。园内的大树参天,竹影婆娑,苍凉廓落,古朴清幽。以巧妙的借景,高超的叠石,精美的理水,洗练的建筑,在江南园林中别具一格。其成功之处在于她“自然的山,精美的水,凝练的园,古拙的树,巧妙的景”。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廓然大公(后来也称双鹤斋),均为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而建。
1.6 桥文化
无锡是历史悠久的江南水乡,城内外河道上桥梁众多,形式多样,结构不一,是无锡一大特色水景。据元无锡县志记载,当时无锡城区及近城四周的主要桥梁有50余座,其中城内就有26座。桥型结构有单孔园拱石桥、多孔园拱石桥、石梁桥、石墩木面桥等。城厢内有记载可查的著名古桥有利津桥(即大市桥,建於隋大业年间)、胡桥(又名东桥,跨营口河,即今石皮路)、盛巷桥(旧名兴宁桥,跨亿丰河,在现城中公园东北侧)、凤光桥(即三凤桥)、斜桥(跨六箭河,又名崇宁桥)、南市桥等,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己全部拆除。现在城厢外尚存的古桥有:
清名桥-位於南门古运上,是无锡唯一尚存的跨古运河的古石拱桥,且拱大桥高,气势雄伟,十分可贵。原名清宁桥,始建於明万历年间(1573-1620年)。现桥为清同治八年(1869年)重建。
金莲桥:惠山寺前的金莲桥,是市内现存最古老的石桥,建于宋,位于惠山寺御碑亭前,是宋代抗金名相、无锡人李纲修建的。距今800多年。
金莲桥造型古朴,优美匀称。长 10.7 米 , 宽 3.04 米 。为三孔石梁桥,每孔有 6 块石梁,两端为石砌桥台。桥台两端有横帽石梁,雕有怪鱼首和螭首。桥两侧各有华版石,上承石栏,外侧雕刻宋代典型的 “ 压地隐起缠枝牡丹间化(童子)”图案,极为典雅华美,寓意富贵吉祥。石栏杆由莲花状望柱和透空栏板组成,雕有荷叶净瓶和拐杖,桥栏两端还有抱鼓石。虽历代重修,但结构未变,当年的石料有的还留在桥上呢,不过所剩无几,弥足珍贵。仅存莲花望柱、抱鼓石各一个,还有几块紫褐色原石桥面石。古今材质凑于一桥,风雨驳蚀。金莲桥得名于金莲池,唐代有位诗人这样颂吟金莲池 “ 千叶莲花旧有香,半山金刹照方塘。”池内千叶金莲,为南北朝时所种,只有庐山、华山和惠山三寺种植。传说服之能成仙,现在已经绝迹了。千叶金莲随风而去,金莲桥却千年留存。
迎龙桥:位於梁溪河西侧酱园浜河口,清乾隆三年(1738年)由邑人邹文锦重建。该桥为江南拱桥中罕见的三孔单拱桥,中孔为孔径5.8米的园拱,二侧各有一长1.78米、高0.64米的方孔,位置在正常水位下,用於汛期泄水。
定胜桥:位於南长街西侧的虹桥河上,原名永圣桥,始建於元泰定元年(1324年),明成祖二十年(1422年)重建,为单孔石拱桥。清朝末年(1911年)又重建时,改名为定胜桥。
耕渎桥:位於耕渎河东段、石子街头。原名菰渎桥,俗称孤独桥。始建年代不详,记载有明崇桢三年(1630年)、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等多次重建,并在光绪年间重建时改名耕渎桥,亦为单孔石拱桥。
陆墟桥:在无锡市惠山区陆区镇,现存一座800多年的古桥---陆墟桥。
据有关方面的记载:南宋初年,浙江人陆羽带领儿子陆墟来到江南水乡安阳山脚下,开荒、种茶、开茶店、发展茶文化。当时其居住地方就是现在的陆区镇,到安阳山去开荒种茶,要绕过一条小河,深感不便。在陆羽去世后,陆墟就在河上建造了一座单孔黄石桥,取名叫陆墟桥。
陆墟桥面上刻有:国泰平安、风调雨顺。在桥的两侧刻有"鸭头春涨绿浸柳堤,鹰齿云排红迷桥岸"的对联。据了解,现在陆区地名的来历,也是从陆墟桥演变而来的。东面在南长街黄泥桥处汇入古运河。重修后的耕读桥为金山石单孔拱桥,桥长 27 米 ,宽 3 米 。桥面南北各有石极 22 级。
除此以外,现城区范围内还有不少古桥,如梁塘河(曹王泾)上的扬名大桥(三孔石拱桥)、扬市的陆墟桥、华庄的巡塘桥等。另锡城还有一些著名古桥,在近几十年中几经改建,己失去了原有的古桥风貌.
另外,还有一些己经拆除或损毁坍塌、现又重建的古桥,如显应桥、西定桥、塔桥(现名宝塔桥)等。还有不少近代民族工商业发展中兴建的桥梁,如宝界桥、吴桥、大公桥、工运桥、申新桥、蠡桥、鸿桥等,这些桥的型式、结构、材料代表了一个时期的建桥技术和桥梁风采,是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的水工程遗存,但大多也己改造重建。尚存的一些(如大公桥、鸿桥、南徐桥等)就很宝贵了。
随着城市发展,城区填河修路,许多古桥也跟着消失了,所以无锡保存至今的古桥并不多,不过政府的极力保护下,这些保留下来古桥给我们无锡人民展示了一个时代的历史、文化和审美。
1.7 无锡窑
在今江苏常州市内,瓷器始烧于汉。专烧青白瓷。唐代青瓷窑烧制青釉四系罐,其中有的施彩。
金坛发现汉代釉陶与印纹陶共烧的早期窑址,还发现元代青白瓷窑,烧制刻粗莲瓣纹的青白釉平底瓶。无锡发现了宋代青白瓷窑址,质量较为粗糙。金坛、无锡两地发现了宋、元时期青白瓷窑址,为确定青白瓷的烧造范围提供了新的依据。
1.8 北塘码头文化
谈到无锡的码头,老无锡都知道,其大部分都集中在北塘。从码头的功能和特色来罗列,除了古时南北接官亭码头外,最多且富有江南情趣的是市民生活码头。许多无锡市民,是“枕河人家”,傍河而居,淘米洗菜汰衣服都离不开生活码头。至1949年底,无锡城厢仅生活码头就有900多座,可谓星罗棋布,成为水城一景。
如果乘船入城,可以欣赏到无锡水城的江南风情。如周贻白先生(1900-1977)诗云:“九支羽箭一张弓,十道河流八路通。是处楼台皆近水,无边风月橹声中”。若说无锡的经济繁荣离不开水,那么众多的工商码头,就是水上的明珠。那些船码头、冶码头、米码头、布码头、丝码头、钱码头,以及鱼码头、柴码头、菜码头、酱码头、食码头、陶码头、运码头、储码头等等,都集聚着四面八方的商家。在宽阔的北塘小三里桥旁的运河水面上,常常停泊着成千上百艘各种商船,辉映着古城的繁荣景象。清代诗人秦琦(1766――1821)诗云:“近水垂杨翠竹新,枝枝斜拂画楼春。商家多少湖湘去,愁煞栏杆望远人。”其实,北塘的码头也并非都是为商贸而筑,来往的客商多了,休闲游览的自然也不少。来此饮酒品茶的、听书看戏的、寻欢作乐的,各种各样的人都有。于是,书码头、戏码头、香码头、游码头等应运而生。正如秦琦在一首《北塘》的竹枝词中所描绘:“北塘环(“门”里“贵”,造字)一堤通,酒旗茶墙处处同。最是武当香火盛,千家灯火映波红”。如遇节令、庙会和社日活动,码头上下,更是气象万千,热闹非凡。“榴红蒲绿过端阳,齐看龙船到北塘。香泛湖帘红粉隐,小船多傍画船行”。(杜汉阶1668―1741)“清游偏耐可怜宵,淡月轻烟三里桥。见说北塘灯火盛,渔灯点点又相招”(杨抡1742―1806)。从诗人的字里行间,我们可以看到昔日的北塘码头,飘逸着多么浓郁的水乡风情和文化气息啊
1.9 布码头
随着无锡米市的形成与发展,北方地区,特别是苏北淮扬、高宝湖等产棉区的棉花由购米船队运至无锡,无锡乡间棉纺织业十分兴盛。所以,无锡尽管不种 棉花,但四乡农村几乎家家有纺机,户户织棉布。明弘治年间,无锡北门外莲蓉桥南,已形成布列成行的布市。“坐贾收之,拥载而贸于淮扬高宝等处,一岁所交易 不下数十百万”。明末清初,布码头一度衰落。至清代中叶,无锡家庭棉织业再度兴起,全县织布木机有4~5万台,年产土布300万匹,占全国棉布产量的 6.7%。各地布商云集无锡,从北栅口至北塘,形成绵延数里的布市。乾隆年间,无锡每年经销的土布达700~1000万匹。无锡有“布码头”之称,与汉口 的“船码头”、镇江的“钱码头”,并称为长江“三码头”。
1.10 水文化
太湖:无锡地处江南,从六七千年前有人类开始,这里就与水结下了不解之缘。记得20世纪90年代无锡有句宣传口号“无锡充满温情和水”,这里面就有三点水:太湖、古运河、天下第二泉。太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多年来随着湖面缩减已退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所以鄱阳湖由原来的第二上升为第一,太湖由原来的第三上升为第二),湖面面积为2428平方公里。
无锡地处太湖的东北面,并且马山与鼋头渚就像两只犄角伸入湖中,周边山脉连绵,站在湖边往南瞭望,就像在家里的朝南房间推开窗户往外看,阳光灿烂、湖面辽阔、波光粼粼、山水结合,才能体会“山不高而清秀,水不深而辽阔”这句话的涵义,既有内湖的秀气,又有大海的磅礴。
欣赏太湖最美的地方就是鼋头渚。那么鼋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呢?鼋是爬行动物,外形像龟,生活在淡水中,短尾,背甲暗绿色,近圆形,长有许多小疙瘩,是淡水龟鳖类中体形******的一种,栖息于江河湖泊中,善于钻泥沙,以水生动物为食。鼋在古代就有着广泛的饲养,也是一道美食,但是近千年来,由于生态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的肆意滥杀,如今已经很少见了。无锡鼋头渚正是因为这个地方像一只鼋伸出头进入湖中探水而命名的。从这里观赏太湖正是“浩浩汤汤、舟楫帆影”啊!在鼋头渚公园里就有一只神话了的青铜鼋雕塑,龙头、龟身、蛇腹、虎爪、鳝尾。因为,在吴文化里,鲤鱼跳过龙门便成为了龙,谓之“鱼化龙”,所以,将鼋头设计成龙头,也是一种美好的愿望。
古运河:古运河,是无锡历史文脉之一。千百年来,无锡运河是无锡人的母亲河。我们的祖先在运河两岸“逐草而生”、“傍河而居”。泰伯奔吴开凿伯渎港,到吴王夫差挖掘邗沟,无锡运河是全长1794公里京杭大运河最古老的河段。无锡“因水而兴”,在吴国时,已“朝市粗立”、“舟车攘攘”。到唐宋时,运河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成为江南望县。南宋中叶至明清时期,无锡成为饮誉大江南北的米、布、丝、钱四大码头,成为四通八达的内河航运中心,直至上世纪30年代,这条黄金水道――古运河,造就了无锡民族工商业的繁荣昌盛,且长年不衰。
现在无锡人叫伯渎河,也叫伯渎港,经梅村可到常熟。如今,这条河虽然已经失去了它往日的重要作用,但悠悠河水,凝聚了无锡三千年风风雨雨的历史,交织着水乡河古朴醇厚的民风民俗。
无锡是京杭大运河唯一穿城而过的城市。穿城而过的古运河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留下了一段“运河绝版地、江南水弄堂”,堪称古运河的精华绝品。
无锡古运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商末,三千年前,周太王长子泰伯在梅里建构吴国,为了灌溉和排洪的需要,就率领民众开凿了伯渎河。历史上吴王阖闾攻楚,夫差北上伐齐,都曾通过这条河。可见这条河当时不仅是在交通和农业灌溉上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在军事上也起着重要的作用。这条河不仅是无锡最早的人工河,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人工运河。
从有运河开始,无锡先民就傍河而居,因河设市,以河为生,水街相依的格局构成了江南清秀的骨架,也孕育了独具特色的吴文化、江南水乡文化、运河文化、工商文化、山水园林文化、宗教文化和民俗文化,特别在运河文化、工商文化方面具有独特性。
无锡的运河文化和民族工商业文化在长三角乃至全国范围都具有独特的内涵和表现形态,与其它类似城市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又能够充分代表无锡的文化历史传统。
目前河两岸虽历经岁月变迁,但依然还保留着近1000米清代至民国甚至更早时候建造的前店后坊式的古民居建筑群,它们鳞次栉比地排列于河道的两旁,原生态的特质朴素但却鲜明;老作坊、旧厂房,在一处处沿河而生的工业旧迹中,当年的工商繁华依稀有迹可寻;而由寺、塔、河、街、桥、窑、坊众多景观组成特色环境,构筑了独具风韵的“水弄堂”,成为古运河“精华中的精华”,构成了一幅浓郁的民俗风情特色运河图,被全国政协大运河保护与申遗考察团誉为中国运河的“绝版地”,“东方民俗的艺术走廊”。这是无锡古运河上独特的旅游文化资源,是任何城市的古运河都无法复制的原生态历史文化景观。正像万里长城的精华在八达岭一样,千里运河的精华也在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水弄堂”里。
于2009年3月25日正式开游的无锡清名桥古运河景区位于无锡市中心南端,占地约44公顷,是无锡市政府重点打造的无锡著名历史文化保护区。景区由两条交汇呈“丫”型的千年古河和两条沿河古街构成,荟萃了丰富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被誉为“中国活态运河博物馆”。其中,最著名的是有着古运河“绝版精华地”美誉的“江南水弄堂”,明清时期的古窑、古宅、古桥、古街、古巷、古庙、古寺、古塔、古码头等历史文化景观。“桨声、灯影、古桥、民居”构成了一幅最纯粹的古运河“民俗风情水上图”,沿岸的历史遗存和人文景观积淀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使这里成为京杭大运河沿岸绝无仅有的历史文化景观长廓。作为吴文化和近代民族工商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这里名流辈出、人文荟萃、生机无限。这里聚集了运河古道、南禅古寺、妙光古塔、清名古桥、伯渎古港、张元古庵、明清古窑等历史文化胜迹,被誉为“江南历史人文景观长廊”、“神奇的东方之旅”。
清名桥古运河“水上游”项目向世人撩起了清名桥历史文化街区的神秘面纱。随着缓缓的运河水一路行走,历史的气息扑面而来。这里是吴文化、运河文化和工商文化交相辉映之处,岁月的源远流长将异常瑰丽的历史文化珍宝散落在此。
早在3000 多年前,周太王之子泰伯由陕西来无锡梅里筑城,并在南长区境内开凿伯渎港。隋代的京杭古运河纵贯全境,现被列为历史文化保护区。其中水弄堂和古桥最能体现江南水乡特色,是古运河风光的精华所在,堪称“东方民俗艺术的画廓”,被境外游客誉为“神奇的东方之旅”。
前店后坊的江南民居建筑,原为自清代至民国建筑的民居,鳞次栉比,前街后河,家家都有砖石码头通向河中,不少人家干脆将支撑房屋的木、砖、石柱伸人河中,成为“枕河人家”。古河、古街、古塔、古寺、古桥、古窑、古宅、古坊等众多景观组成特色环境,形成了一条长达1500米的悠长窄狭的古运河“水弄堂”,有着浓郁的江南风情,引起了无数中外游人的赞赏。
古运河两边民居高低错落,码头石埠错落有致,白天人家临窗面水,夜晚船家橹声灯影,后门洗汰下船,前门逛街上桥,好一幅“人家尽枕河”的民俗风情画,是无锡最具特色的水乡风景。这里的建筑出自上世纪初以前的不同年代,由众多能工巧匠构筑,具有多样协调的风格特色,沉淀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无锡经济社会发展的缩影,是历史人文景观密集的艺术长廊
天下第二泉:在一曲《二泉映月》的传播中,名扬天下。全国叫得响的第一泉就有五个,天下第三泉还有两个,但是唯独第二泉只有无锡惠山泉一个。这个“老二”做得安稳而妥当,不去抢风头、不去争第一,却在无形中比那些第一泉来得更有名气了。怪不得唐代宰相李德裕要利用职权“水递”进京,供他饮用,怪不得南宋第一个皇帝赵构要特意为它建亭保护,怪不得乾隆帝品尝后想把它改为“第一泉”,但是这里的老百姓还是摆摆手说“第二挺好,别改了吧”。
唐代著名诗人李绅就生活在二泉旁边,宋代大文豪苏轼写下了“独携天上小团月,来试人间第二泉”的诗句,清朝康熙、乾隆两位大帝更是多次来到二泉边品尝二泉水的真味,瞎子阿炳的一首《二泉映月》更使二泉走向了世界,走向了永恒。二泉已经不仅仅是无锡的二泉,它是中国的二泉,是世界的二泉。
每个地方,要有水才灵动,要有水才流通,无锡正是处在长江南岸、太湖北岸、运河沿岸,所以,这里无论是信息还是货物,流通都比较快,造就了无锡的经济飞速发展。水能上能下、能进能退、能液体化也能固化,它无孔不入,它有柔有刚,这也是吴文化特有的内涵。
1.11 寺庙文化
在无锡,有 祥符禅寺(唐僧的大徒弟开的,就是灵山大佛那的) 、南禅、广福、开原和惠山等五大佛教寺庙, 这五大禅寺,在当地大都是千年古刹,历史悠久。另外,在无锡市郊,也有几十座佛寺。
惠山寺:位于惠山秀嶂街(今惠山直街和横街交接处),始建于南北朝,距今已有一千五百余年。它的前身是南朝刘宋司徒右长史湛挺创立的“历山草堂”。 现在惠山寺还保留着古迹和建筑物有古华山门、唐宋石经幢、金刚殿、香花桥和日月池、金莲桥和金莲池、御碑亭、听松石床、古银杏树、大同殿、竹炉山房和云起楼等。
南禅寺:位于无锡南隅、古运河畔,高高的妙光塔向人昭示,南禅寺就在眼前。据县志记载:南禅寺建于南梁武帝太清初年(公元547年),为南朝四百八十寺之一的江南名刹。旧称“梁溪丰大刹,首惠山,次南禅”。历史悠久,规模宏大、高僧辈出,后人又称“江南最胜丛林”。
开原寺:相传初创于唐。开元年间,现已无史考证,位于江苏南部的一个多元化城市—无锡,地处以“梅花”而闻名世界的园林—梅园;在万株梅林环绕之中,晨钟暮鼓、梵呗悠扬,清净道场的壮严雄姿不显而出。
广福寺:位于太湖鼋头渚风景区内,是无锡最早对外开放的寺庙,在“鼋渚春涛”和 “万浪卷雪”的交界处,倚山面湖 ,坐北朝南。南朝萧梁时,鼋头渚后山建有 广福庵,一名峭岩寺,古寺高林, 履有废兴。 1925 年秋, 由量如和尚向乡绅杨翰西募化山地十亩重建成。取 “广土众民同登福地洞天”之意, 名“广福寺”。 其建筑格局为传统模式,钟鼓楼、天王殿、大雄殿等,配以陶朱阁、钵缘堂、华雨轩、华严精舍、退庐等辅助建筑。虽只二十余间,但布局得体,错落有致,环境幽静,可以放眼太湖,独占湖山佳处。
千年古刹祥福禅寺始建于唐朝贞观年,建寺距今已有1370余年。唐朝高僧玄奘来到小灵山修建了祥符禅寺,并命弟子窥基任方丈,开创汉传佛教八大门派之一的法相宗,祥符寺遂成为法相宗的重要祖庭之一。现今的祥符寺是1994年在原旧址上重新建造。寺中建筑除藏经楼为重檐歇山式顶之外,其余均为半单歇山式顶。祥符寺曾被占用,近年来逐步进行整修,已基本恢复原貌。祥符寺是一座殿宇巍峨,闻名遐迩的千年古刹。清太史李调元赞誉祥符寺为“天下第一禅林”。
1.12 工商业文化
近代的工商业文化是无锡的城市地理位置和大环境造就的。前文说过,无锡独特的地理位置,使许多无锡人得到的信息众多,许多人都想走出去看看。在19世纪初,帝国主义列强用船坚炮利打开了封建保守中国的大门,上海成为了一个“冒险家的乐园”,也成为了中国近现代经济发展的标杆。许多新兴事物都是从上海进入我国,而无锡距离上海仅128公里,许多无锡人在“走出去看看”的思想下,去上海寻求发展。所以,150年前的上海,有近十万的无锡人在那里打工,而当时的无锡城只有40万人左右。其中,许多人都非常成功,从周舜卿到荣氏兄弟,从杨氏家族到薛氏家族,从“唐夹里”到祝大椿,从王禹卿到陈梅芳,这些人都是无锡近代工商业的佼佼者。并且,锡商还与浙商、徽商、晋商等有着截然不同。其他商人大部分是靠货物或者货币流通来赚钱发家的,但是锡商大部分是靠实业——开办工厂而发家的;其次,锡商生产的大部分都是关乎民生的产品,比如棉麻、面粉等,所以,都是老百姓日常所需的东西,销路比较广;最后是锡商在发家致富后,不忘家乡百姓的恩惠,修桥、铺路、建学校、图书馆等,都为家乡的公益事业出了许多大力气的,像荣氏家族的百桥会、江南大学、公益中学等。同时,无锡商人在上海也兴办了不少企业,可以说,上海的发展少不了无锡人的功劳。所以,无锡是一座商业气息很浓重的城市,无锡是真正名副其实的“小上海”。
如今,锡商还是以自己独特的经营管理方式在不断发展壮大,依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锡商把吴文化的包容并蓄、开拓发展发挥得淋漓尽致,使得无锡城市经济飞速发展,城市面貌不断更新。
1.13 石文化
中国四大名石:安徽灵璧石、无锡太湖石、广东英石、海南黄蜡石。江苏太湖石指江苏太湖产的石头,多窟窿和褶皱纹理,可造假山,点缀园林庭院等人文景观。古人云:“错落复崔巍,苍然玉一堆。峰骈仙掌出,罅拆剑门开”。把我们引入这种千古名石营造的意境之中。太湖石是指产于环绕太湖的苏州洞庭西山、宜兴一带的石灰岩,其中以鼋山和禹期山最为著名。古代地质造地运动遗留下了丰富的石材。太湖号称:三万六千顷,周围八百里。而实际面积受泥沙淤积和人为围湖造田等因素的影响,大大缩减,湖底潜出,因此石材料虽然丰富。湖地处江南水网的中心,即使其石使用便捷,由于环保而适当限制开采。太湖石是中国古典园林中常用的石料,或单独摆设,或叠为假山。太湖石原产苏州洞庭山太湖边,由于长年水浪冲击,产生许多窝孔、穿孔、道孔,形状奇特竣削,自古受造园家青睐。太湖石有三种:白太湖石、青黑太湖石、青灰色太湖石。采石工人携带工具潜水取石,用大绳捆绑,吊上大船运往工地造园。 明画家造园家文震亨在《长物志》中写道:“太湖石在水中者为贵,岁久被波涛冲击,皆成空石,面面玲珑。”太湖石属于石灰岩,多为灰色,少见白色、黑色。石灰岩长期经受波浪的冲击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蚀,在漫长的岁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细琢、曲折圆润的太湖石。
1.14 服饰文化
太湖渔民的服饰讲究实用,对有利生产、方便生活的服装特别青睐。 男子普遍穿包裤,包裤又称“笼裤”,用狭幅蓝色土布制作,深裆大腰,大裤脚管,前后有密裥,束在外衣上。正反可穿,蹲站舒适,避脏通风不挂缠。腰下有空插袋,可放钱物,又可暖手。不论捕鱼、上街、作客,全年有三季都穿它。夏天穿赭色拷布制成的短裤、背心,隔热性能好,烈日下不发烫。拷布耐湿、耐穿、凉爽、易干,是“香云纱”的老祖宗。渔民一年四季都戴帽,夏季戴斗笠、草帽;春秋冬三季都戴毡帽,挡风又遮雨。妇女一年四季身围裾裙,头扎包头布。裾裙用料和包裤相同,两旁打密裥,前有裾幅掩盖的大贴袋,长可过膝。裾裙既保暖又可避脏,劳动时利落干净,也可放东西。若方便时蹲下,裾裙散开成鸡罩,用于遮羞。包头布能遮阳避雨、挡风保暖,四季皆宜。她们大都喜欢穿彩色鲜艳的大花朵衣服,大概是长期生活在灰蒙蒙的湖面上色彩太单调的关系。儿童戴虎头捂兜帽,前面做成有耳朵的虎头状,帽后成琵琶形拖到背部,舒适保暖。男童穿虎头鞋,女童穿猫儿鞋。虎头鞋额上有“王”字,眼呈椭圆形;猫儿鞋没有“王”字,眼为圆形。幼童身上佩有“吊背带”, 后有约2公尺长的绳子系在船棚架上,防止儿童不慎落水,但不影响儿童爬、站、走、坐和戏耍。太湖渔民的服饰是在天水相连、网索满船的环境中形成,稍有不慎,轻则影响劳作,重则发生伤亡。《淮南子》上有“九嶷之南,陆事寡而水事众,于是民人断发纹身”的记载。断发可避免挂缠之苦,纹身可防水族之患。包裤、裾裙、帽子、包头巾取代了“断发纹身”的防护功能,适宜水上劳作,有很强的生命力。这也是吴越“断发纹身”的国俗在衣着上的影响。
1.15 书院文化
东林书院,位于江苏省无锡市解放东路867号,亦名龟山书院,是我国古代著名书院之一。东林书院创建于北宋政和元年即公元1111年,是当时知名学者杨时长期讲学的地方。后废。明朝万历三十二年,也就是公元1604年,由东林学者顾宪成等人重新修复并在此聚众讲学,他们倡导"读书、讲学、爱国"的精神,引起全国学者普遍响应,一时声名大著。顾宪成撰写的名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更是家喻户晓,曾激励过多少知识分子,对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发展促进极大。有"天下言书院者,首东林"之赞誉。东林书院成为江南地区人文荟萃之区和议论国事的主要舆论中心。2002年全面修复,有石牌坊、泮池、东林精舍、丽泽堂、依庸堂、燕居庙、道南祠等建筑。
1.16 船文化
浩渺的太湖,古老的运河,纵横交错的内河网。水乡人习惯了择水而居,舟楫度生。百舸穿梭,影影风帆描绘出一幅幅江南水乡美丽的图画,积淀成江南水乡富有浓郁特色的民俗风情和深厚的船文化底蕴。生活在江南水乡,船舶是生活的必需工具,大运河上,小巷支流到处可见种类繁多的客船、货船、农船、渔船,最常见的是西漳船。摇船创始于无锡西漳,故又名西漳船。西漳船是近代内河传统木帆船优秀船型之一。首产于民间造船业最为集中的江苏无锡丁降里徐氏工场。后来常州、泰州等地亦能制造。适宜平水、顺水航行,速度较快。可装15~16吨货,由三人操纵。“鱼米乡,水成网,农船来回穿梭忙”。
1.17 闸坝文化
无锡古运河上及其两侧曾建有多座闸坝,用以控制运河航运水位。这些闸坝最早建于唐代,以后历代在航运同水利的矛盾中几经兴废,现己全部废除,且遗迹难觅。根据记载,城区周围有下列闸坝:
望亭堰(闸):此为江南运河上四级古堰闸之一(另三个为镇江京口、吕城和常州奔牛)。此堰建於唐肃宗至德中(756-758年),宋淳化元年(990年)废堰,不久即复建成牐(古代的闸),嘉祐八年(1063年)疏浚运河时闸又被废,熙宁元年(1068年)重建望亭闸,至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年)作了整修复建,但不久就被废毁,南宋淳熙九年(1182年)常州知府章冲奏请复设,南宋嘉泰元年(1201年)修建成上下闸(即如现代的套闸)。据江苏水利全书载,明天顺中(1457-1464年),在复置京口、甘露、南门(镇江)、吕城、奔牛等运河五闸时,未及望亭,疑此时望亭闸己废。
五泻坝(堰、闸)、斗门闸、莲蓉闸:这三座堰闸均在运河北侧,建於宋元祐中(1086-1093年),古时为防止旱年运河水向北乡流失、多水年洪水危害运北圩区而设,也为芙蓉湖的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南宋咸淳志称“莲蓉闸在县北二百五十步,斗门闸在县西北四十里”。又据元志记载“五泻水在州北一十四里天授乡,阔六丈,深七尺,其源上湖,旧有堰临官塘,名五泻堰,宋元祐治芙蓉湖为田,置闸於此,今架桥其上,曰高桥,而堰闸俱废”。表明宋代置闸前,己有堰坝,且元代堰闸己废。现此有地名“瓦屑坝”,疑“五泻坝”谐音
将军堰、梁溪堰:据“太湖水利史稿”载“唐中宗景龙二年(708年),在北接运河,南通太湖的梁溪河上置梁溪堰,又名将军堰“,而据清乾隆志称“…州人止称西溪,不言梁溪,盖当城未廓时,合城内之西溪皆梁溪也。前志谓溪侧有将军堰,今构梁其上,遗址尚存,是即束带河之将军堰桥耳”。此两说法有别,一在梁溪河上,一在束带河上,但按当地水系及宋代焦千之车太湖水济运河的记载分析,可能当时两处均有堰闸。否则抽梁溪河水补给运河(城中直河)一说难以成立。
显应坝:位於西门桥南西水墩处的梁溪河上,构通西水墩和棚下街,何时修筑尚无确证。据清末无锡有关资料看,此处原为显应桥,后因无锡城内的一些人士为杀西门桥处水势,并引湖水入城而在桥下筑坝,即称“显应坝”。为此,也就影响了北乡的农田灌溉排水,引发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大案。该坝与前述梁溪堰有否关系,尚待研究。无锡解放时显应桥为一木桥,为利通航,於1965年拆除,今在原处建造了新的“显应桥”(单孔拱桥)。
除在大运河上有古代堰闸外,江阴沿江也有一些古代堰闸的遗迹,如建于宋代以前(年代无考)、移建于宋大观四年(1110年)的古黄田闸,建于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的古申港闸,还有建造年代更早的夏港蔡泾闸(详情无考),都是极为宝贵的历史遗存。
1.18 治水文化
无锡的形成和发展历史悠久,是太湖地区发展最早地区之一,对太湖地区的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无锡社会经济的发展都伴随在人们的治水活动过程中,水的治理是社会发展的动力和保障。无锡治水历史,内容十分丰富,这里也只能大体分几个阶段作一些简要介绍:
大禹治水。大约4000多年前,大禹在太湖地区的治水,主要是疏拓天然水道,挖开沿江沿海砂堤,初步打开了太湖洪水的入江入海通道,改变了太湖地区的原始洪荒状态,为太湖地区的开发创造了条件。在无锡就有大禹开挖夏港河(江阴)的传说,在古夏港河边曾建有禹王庙(已被拆毁),祭祀大禹的治水功绩。
商周时期农田开发中的引排水治理。在公元前十二世纪末,周泰伯南迁定居梅里后,为发展农业,解决农田灌溉排水,带领吴人开溪凿渎,开挖了著名的伯渎港及其两侧的渎浜。这是无锡地区内部农田引排水工程建设的开端,也是太湖地区初步解决洪荒问题后,最早举办的农田水利工程。
春秋至两汉时期的水利建设。这一时期水利建设的内容,主要是为适应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逐步开挖河道,建立骨干水系。重要的水利工程,有公元前495年,吴王夫差开挖的纵贯无锡的首段江南运河;有吴大夫吴子胥整治荆溪(现南溪河);有越大夫范蠡在无锡境内开挖的多条蠡河(即现在的望虞河南段,华庄蠡河,宜兴武宜运河,丁蜀西蠡河);有公元前3世纪春申君黄歇开挖的江阴申港河;有东汉陈勋疏挖沟通的长广溪;有南北朝梁大同期间整理疏通的梁溪河等。这一时期,除开挖了大量骨干河道,基本形成了无锡地区的骨干水系外,从黄歇到东晋张闿,还都开始了湖荡垦殖工程,但由于外部水利条件恶劣,技术水平低下而未能成功。
唐宋时期。这是一个水利建设兴盛,而又反复多变的时期。唐代的太湖地区经济社会已十分发达,成为朝庭财政的主要来源,为保证太湖地区的社会稳定、农业丰收,水利建设、管理得到高度重视和发展,疏拓河道,加固堤防等防洪工程全面开展,制订管理法规(如唐代的《水部式》,宋代的《农田水利条议》),建立管理队伍(唐末五代十国时期吴越王钱镠建立的“撩浅军”),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使水利事业在后唐、五代时期达到了鼎盛。这一时期水利的突出重点是对江南运河的治理。八百里江南运河在隋炀帝时全线贯通,成为江南漕运的主要通道,平直顺畅,对航运十分有利。但是,江南运河南北高差数十米,带来了严重的水利矛盾,大水年高地洪水直泻而下,淹没东南地区的低洼农田,枯水年高地无法蓄水,严重受旱。因此,唐代在运河上及河两岸建设了不少水利工程,用以节制水位,调节水量,既保防洪安全,又保蓄水灌溉,还能补给运河水源,保持航运的畅通。这类工程在无锡地区就有不少,如:唐景龙二年(708年)建造的将军堰,唐至德年间(756~757年)修建的望亭堰,宋嘉祐三年(1058年)修筑的五泻堰,宋元祐中期(1086~1093年)建造的莲蓉闸、斗门闸、五泻闸等堰闸建筑物,均属此类工程。然而,在航道上设置堰闸,必竟会给船舶航行带来延滞和麻烦,特别是到了唐末宋初时期,由于水利建设的完善,太湖地区洪涝旱灾害很少发生,社会稳定,经济繁荣,漕运繁忙,航运问题成为主要矛盾。因此,从宋淳化元年(990年)起,就出现了运河堰闸的废弃、翻建、重建等很长时期的反复变迁。在无锡主要有大运河上的望亭堰闸的反复建毁兴废,该堰闸在唐至德年间(756~758年)建造,宋淳化元年首次被废毁。以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随着水利和航运矛盾的变化,发生了多次的拆除、修复、改建、扩建的变迁,其中志书有明确记载的就有7~8次。除望亭闸外,还有唐代新、改建城中的将军堰闸、宋元祐时将五泻堰改建成五泻闸以及新建了莲蓉闸、斗门闸等等。这样的反复兴废建设,一直延续至元末明初,随着太湖地区水利治理的深入,东部洼地的抗洪能力大大增强,逐步提高了对运河水位变化的承受力,且随着漕运船舶的加大,漕运线路逐步改道长江,江南运河东段(常州以东)堰闸的功能逐步减弱,并早于西段渐渐废弃。
明清时期。到这一时期,无锡地区的水系河网已基本形成和完善,大量的水利治埋主要是入江入湖河道和大运河的疏浚整治,如明代早期周忱开通黄田港,成化二年(1466年)无锡知县佟珍疏浚锡东走马塘,嘉靖二年(1523年)工部都水司郎中林文沛开闾江、西新河、永安河、包沿河、苏塘河等排水河道,崇祯七年(1634年)常州通判刘鳞长疏浚无锡城河,清康熙五年(1666年)知县吴兴祚疏西门梁溪河、拆显应桥泄洪,康熙二十八年(1689年)知县徐永言开疏无锡城南北浅段,雍正十三年(1735年)知县吴翼祖疏浚九里河,乾隆五十年(1785年)巡撫闵鄂元疏浚洛社段运河,道光九年(1829年)开望亭转河(越河)等等。而这一时期最为著名的治水成就,则是芙蓉湖的治理和运河堤岸的修建。明初宣德年间(1426~1435年)工部侍郎、江南巡撫周忱对芙蓉湖作了大规模的治理,他在总结前人1600多年治理芙蓉湖的经验的基础上,实施了更为全面的措施,完成了对芙蓉湖的垦殖,建成了芙蓉圩和杨家圩。明天启二年(1622年)无锡知县刘五纬修筑了北塘堤岸(人称刘公塘),清康熙十九年邑人顾敦损资修筑三里桥至石塘湾的运河塘岸,同治十二年(1873年)知县廖纶修筑无锡南北运河塘岸等等。这些塘岸的建设,不但加固了圩区的堤防,还为运河沿线的陆路交通,特别是官方驿道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民国时期。这一时期已开始进入近代的水利建设,开展了直湖港、梁溪河、洋溪河、锡澄运河、马蠡港、大运河等河道的疏浚,大运河堤岸修筑,以及芙蓉圩、杨家圩、横排圩等圩区的加固整修工程。除此之外,有几个在水利建设和水文化发展史上值得提及的事宜。一是无锡在全国率先起步并发展了机电排灌事业;二是在无锡开始建立水文观测站(1915年设江阴长江肖山水位站,1921年设蠡桥雨量站,1923年设大运河无锡南门水位站);三是无锡出现了民间的水利研究组织和专门的水利建设机构(水利研究会,水利工程局);四是无锡社会上出现了对治水问题的广泛讨论;五是在无锡首次编制了较为全面的水利建设计划(胡雨人等编制的“无锡救治旱潦之计划书”)。还实施了一项在无锡影响很大、效果明显的重要水利工程—拓宽梁溪河西门段,重建西门桥。
新中国建立后,无锡水利迅速发展,迈开了现代化水利建设的步伐。新中国的建立,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田水利建设很快发展起来。20世纪50年代开始实施江海堤防修复建设,大搞圩区联圩并圩,把全市6300多个另星小圩联并成千亩圩、万亩圩,大大提高了防洪抗灾能力;20世纪60年代,大力发展机电排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提高了农村灌溉、排涝能力;20世纪70年代开展农田基本建设,调整机电排灌站网布局,为现代化大农业生产的发展打下基础,基本实现了农村排灌电气化建设,无锡城市防汛建设开始起步;20世纪80年代,在继续完善农田水利设施的同时,开始了流域性综合治理的大水利建设,建设了太湖大堤和犊山口防洪工程;20世纪90年代,流域性的治理太湖工程全面展开,为无锡水利改善了外部条件;进入21世纪,无锡水利跨上了更高的台阶,为适应无锡特大型城市的建设,城市防洪按新标准规划建设,并引入了保护水生态、改善水环境的建设理念,实施了城市外围控制圈防洪调水工程及全市水环境整治工程建设。(未完待续)
注:下期连载内容提示:
2、湿地制度文化
3、湿地精神文化
4、湿地与历史文化资源利用


标签: 返回列表

+推荐新闻

Copyright 无锡市生态湿地保护建设研究会

地址:无锡市湖滨路仙蠡墩内和合苑苏ICP备13047556号-1

邮箱:wuxishidi@126.com技术支持:无锡网络公司